現在很多人喜歡喝啤酒。但是喝啤酒的口感也是停留在百威,雪花,青島,烏蘇這些工業啤酒上面,除了價格高低之外,口感差別并不是很大,大家也喝了這么多年,其實啤酒的口感有很多,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啤酒的來歷和區別。
世界上啤酒釀造從發酵技術來講,可以分成兩類。一類是上層發酵的艾爾啤酒(Ale),一類是下層發酵的拉格啤酒(lager)。
在工業化之前,人們喝的都是艾爾啤酒。艾爾啤酒什么都好,但有一個問題,就是因為發酵溫度不同,口味就不同。今天天熱了,一種口味,明天天冷了,又是另外一種口味。
一直到了19世紀,啤酒酵母被發現,制冷設備也出現了。于是出現了拉格啤酒釀造法,這種下層發酵的方式穩定,適合于大規模工業生產。很快就開始流行起來。
下層發酵法由于酵母發酵溫度低,在下層發酵,啤酒中酵母含量少,釀造出來的啤酒,酒體清澈,呈透明的淡金黃色。
拉格啤酒傳到了美國,美國人喝啤酒可以非常瘋狂,喝著喝著就像自己釀造,但是釀造出來的啤酒跟歐洲的啤酒口味還是差很多,后來研究過來研究過去,發現是大麥的問題,有點像我們說的南橘北枳一樣,美國人不死心,想了一想我換一種原料吧!美國什么多?玉米!
美國人的瘋狂勁沒有因此而停止,他們琢磨,玉米可以,那大米行不行?大米可以,經過一系列瘋狂實驗以后,之后他們發展出了美式拉格啤酒。
這種美式拉格沒有歐洲原產好喝,口味寡淡,沒香味兒。因為啤酒的香味靠大麥,而美式拉格啤酒添加了大量玉米,不含香味物質,只提供發酵出酒精用的糖分,啤酒味兒少的可憐。
工業生產的啤酒,幾乎都是拉格啤酒。比如咱們常見的某威、某花,主要都用的拉格工藝??纯雌【破可蠘俗⒌脑媳?,添加玉米、大米、淀粉是常事。而且為了控制成本,原麥汁濃度也嚴格控制,從10度到8度7度,怎么便宜怎么來。
工業拉格啤酒本來大麥就用得少,濃度又一降再降,就好比是往酒里兌水,還越兌越多,喝起來當然寡淡啦,工業化生產讓某些拉格啤酒改變了它應有的味道,而這種啤酒味道恰恰又影響了我們很多年。
值得慶幸的是,艾爾的啤酒技術沒有被淘汰,走上了啤酒精釀之路。
所謂精釀啤酒,就是用料講究、不添加大米、玉米、香精這類輔料替代物降低成本,長時間自然發酵,啤酒風味來自于麥芽、酵母、啤酒花、香料的奇妙搭配。這一點,為的是追求品質和口味的豐富體驗。打個比方,它和拉格啤酒的區別,就像肯德基和私房菜區別
近年來精釀啤酒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我們,喝過之后你會發現這才是啤酒真正的味道。近年來國產精釀也越來越受國人的喜愛。精釀啤酒的產量小,原料成本高,釀造周期長,所以市面上買到的精釀比普通啤酒價格要高。你如果買到國產精釀啤酒價格并不比進口啤酒低,不要覺得奇怪,也不是所有的進口啤酒都是精釀啤酒。
讓越來越多的人喝我們的蒙迪貓原漿精釀啤酒吧!